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、原安徽农业大学校长夏涛:融通世界 打响安徽名茶的金字招牌
9月20日,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推广局、外交部礼宾司、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、长江经济带相关省(市)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,由五洲传播中心主办的“‘长江谣’文化生态交通一体化推广活动全球发布会暨长江论坛”在安徽省合肥市顺利召开。在“‘长江谣茶美学研习社——茶香飘世界·同品一佳茗’专题研讨”环节中,中外嘉宾、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,深化茶文化交流互鉴展开深入讨论,以茶为媒·沟通世界,以茶为媒·融通世界。
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、原安徽农业大学校长夏涛致辞
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、原安徽农业大学校长夏涛在致辞中表示,在中国,乃至全世界,目前都是茶产业发展的良好时机。他表示,中国是茶的故乡,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,茶产业不仅为国家进出口贸易做出了巨大贡献,也成为了融通国内外的良好媒介,世界各国人民能够以茶相待,以茶会友,以茶论道。
“好山好水出好茶,安徽自古就是产好茶的地方。”夏涛介绍,地处北纬30度的黄金产茶带,安徽的自然资源造就了安徽是出好茶的地方,安徽人更会用匠心的精神把安徽的茶叶做得更好。
2022年,“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”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该项目涉及全国15个省(区、市)的44个国家级项目,其中包括安徽省黄山毛峰、太平猴魁、祁门红茶、六安瓜片制作技艺项目。至此,加上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、程大位珠算法、宣纸传统制作技艺,安徽省有7个项目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。
对此,夏涛表示,这是安徽名茶的又一张金字招牌。安徽历史悠久且茶叶种类丰富、品质优异,目前取得了长足的发展。“目前安徽省的茶叶面积稳定在320万亩,104个县市区里面有58个县区生产茶叶,涉及到的生产经营者有300多万。”夏涛认为,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,茶产是一个质量较优的富民产业,特别是黄山山区、大别山区,这两大山区作为支柱产业是全省发展比较好的产业。
茶产业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,品茶论道也是中国茶文化的特色之一。“借助‘一带一路’的东风,把中国茶叶传出国门,把茶叶种植、茶饮等文化传播至海外,让全世界都能够享受到中国茶文化的魅力。我们要增加文化自信,让中国茶叶在国际上大有作为。”夏涛说。